但是要素市场改革的对象却是你有我没有的,比如资本掌握在投资者手里,土地掌握在国家手里,劳动力似乎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但劳动力流动的障碍却是与户籍挂钩的公共服务,而城市的公共服务资源却掌握在城市居民手里。
事实上,长期以来,中国存在着两个并行的金融借贷市场,一个是有执照、有管理的金融机构主导的借贷市场,一个是没有执照、没有管理的个人民间借贷市场。目前,美国的发薪日信贷两个星期的利率一般在15%~30%之间,实际年化利率为390%~780%。
其次,任何放贷都暗藏着风险,即使购买政府主权债券也不例外。它对借款人收取的利率为21%,另外每借款50加元,收取9.5加元的手续费,如果延期还贷,每100加元增收25加元的延期费如果说我国民间资本进入金融市场需要一个范例,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对发薪日信贷的管理,就是很好的参考。到下一个发薪日,贷款、利息及管理费用从借款人账户上自动转账到信贷公司。因此,把民间借贷用法律的形式引导到公开的金融市场中来,第一步就是针对民间借贷进行立法。
英属哥伦比亚省高等法院判决,其手续费和延期费均计入利息内,该信贷公司的利率超过60%,构成犯罪,判罚数百万加元。仅2008年4月到2009年3月,公平贸易局收到了3656份投诉,34家信贷公司因经营中存在违规问题被吊销执照。可以预见,随着经济的崛起,中国在理论、道路和制度上将不断增强自信,在全球化的改革转型和建立全球新体系的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全球分配体系首先从价格改革入手,使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产品能够真正体现其价值,在交易环节能够得到其自身的利益。因此,经济危机将不可能仅局限于一个经济领域或一个经济体系、局限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而是扩散至全球,扩散至全部经济体系,扩散至整个社会。尤其是,美国总债务达70万亿美元,政府债务达15万亿美元。常规经济危机是指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体或地区经济体周期性地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的不断收缩,呈现出低增长或负增长的状态。
这场危机源自2008-2009年期间的经济衰退带来广泛的失业、粮食价格和燃料价格的暴涨,以及其它种种打击。其中全球化经济的改革转型是重中之重。
这里所说的全球化危机,并不是经济周期四个阶段中的危机阶段,而是指整整一个时代,充满危机的时代。更为严重的是,全球持续恶化的经济危机导致全球经济秩序的基本面深刻变化,基本盘动荡不稳,对全球社会造成特别严重的根基性的崩溃危险。阿拉伯地区因其丰厚的外汇储备和石油资源而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打劫的焦点,突尼斯、巴林、埃及、利比亚、叙利亚、伊朗先后成为征战的要津。美元的独霸地位是二战之后取得的。
由于全球经济社会已陷入长期的底部徘徊,整个危机时代已经变成了主动性的危机时代。经济衰退、需求不振、环境恶化、债务深重、失业居高、收入锐减、复苏乏力,为了突出重围,贸易保护主义开始盛行,贸易战、汇率战、货币战纷纷登场,其惨烈度令人不寒而栗。世界各国发行公债高达41.377万亿美元,发达国家已达35万亿美元,占全球公债的85%。这就是说,经济全球化的人性化的本性就与其过去历史演进所形成的国际经济秩序形成尖锐的矛盾和冲突。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人们曾用V型、U型、W型来寄希望于经济再度复苏和繁荣。如今过去的五年已经证明,未来还将证明这个全球经济危机的时代。
其临界的意涵是指全球化这一巨系统,由于其组成因素之间的耦合、叠加、连锁、串扰、放大,使得地球时刻处于一种在稳定与失去稳定之间徘徊的极端亚稳定状态,一个细微的社会激励,就会引发地球系统的高频振荡与雪崩,脱离既有的稳定状态,再难以回复到原有的存在状态,并无法把握进入下一个稳定状态的方向与位置。因此,通过货币多元化,改革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立全球货币及其新体系是唯一的出路。
一句话,危机时代的现实状况令宏观经济政策精神错乱、乱上添乱。而95万亿的高额债务和630万亿美元的银行坏账将世界经济的振兴之路完全堵死。换句话说,新自由主义的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经济秩序无法适应更无法推动人人共享的经济全球化,反而日益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巨大障碍和强大阻力。8、崩塌点——全球经济危机。联合国在《全球性社会危机——2011年度世界社会状况报告》中指出,世界正面临一场全球性社会危机。全球化经济改革转型的核心问题就是从根本上解决全球贫富悬殊和对立,建立公正、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实现人人共享、共同富裕的全球化。
占领华尔街就是人民觉醒的标志。5、恶化点——贸易保护主义。
全球化危机的主要传导途径表现为经济危机→生态危机→政治危机→文化危机→社会危机。必须减少、控制、监管金融衍生产品,不能让它无法无天,伤天害理,必须使实体经济重振雄风,使全球人民得到真正的实惠。
一般认为,全球化危机与互联互通的全球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世界各国所欠私人债务高达53.5万亿美元,发达国家欠亏私人债务已达49万亿美元,占私人欠债的92%。
四、破除全球的GDP崇拜,改革全球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人人共享、共同富裕的全球公正合理的分配新体系。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却变成了我们究竟向何处去的恐惧和惊骇。在经济全球化的改革转型中,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破除全球传统发展模式,推进结构的调整优化,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彻底走出长期的底部徘徊,建立全球公正合理的经济新体系。我则用倒L型来证明,全球经济将进入至少20年以上的低速增长、低迷徘徊、动荡萧条。
为了挽救银行,各国政府试图通过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天量货币拯救银行,却将银行危机转化为全球货币危机。让人恐惧的是,全球化人工自然临界巨系统一旦发生震荡,就必然引发巨大的、灾难性的、复合型的全球化危机。
其次,应建立全球共同基金,每年将发达国家的一部分收入用于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而不是单纯的自愿扶贫。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是经济全球化,本文主要讨论全球化经济危机,以及其治理思路。
为何如此,道理非常简单明了,经济全球化的利益导向南辕北辙,经济全球化成了少数人、少数国家攫取暴利,剥削和统治全世界人民的工具。无论是G7,还是G8,都已经无法应对全球经济发展所提出的各种挑战,今天G20的产生,使发展中国家能够进入全球经济的治理结构,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和人类的福音。
这就是,全球化经济危机。这正是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所带来的全球化恶果。凯恩斯早在1944年就指出了建立超主权的世界货币(班柯)的设想,周小川先生等也提出了以特别提款权(SDR)为基础创建超主权世界货币的设想。笔者认为,全球化之所以能够引发风险与危机,是因为地球本身是一个由人类、生物、资源、环境、地理、空天等自然子系统与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工程等人文子系统所复合的人工自然巨系统。
全球化危机的主要特质是全球性、结构性、制度性、长期性、时代性和复合性的危机。3、转变点——全球货币危机。
国内生产总值(GDP)排序,中国将上升为第一名,印度上升为第二名,美国将落为第三名。但是,由于交通和信息的沟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社会和文明的进步,分割的世界、分离的经济、孤立的文化将逐步整合或融合成为一个体系。
金融衍生产品所产生的坏账在全球金融体系内快速传导,596万亿美元的OTC(场外交易的金融衍生产品)完全蒸发,导致全球金融健康指标呈现急剧超周期的恶化,直接传导为全球银行危机。最快到2016年中国将超过美国。